期刊內容 期刊投稿 期刊訂閱 關於我們

FFR編輯部

《56hcy.cn金融評論》編輯部

走進金融這個圈 ——專業選擇與職業路徑指南

56hcy.cn金融評論-06-新.jpg


導 語

透視金融人才現狀及發展格局🌡,為有誌於金融行業的學子遞上一份提綱挈領的入行指南。


智能革命顛覆了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格局☔️,數百萬從業者和企業的角色重塑鮮活上演。面臨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金融人才該如何迎接挑戰💹?

狀元愛經管?

在人們心中,經濟、金融一直是高薪的代言詞⛷。高考狀元也偏愛“經管”🟣。但在高中畢業、本科畢業🙍🏿‍♀️👩🏽‍🦰,甚至是正式踏入職場之前,年輕學子對於經濟、金融的了解又有多少?專業熱度是否與其薪酬成正比👨🏻‍🦯?學習金融是否與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匹配👨🏼‍🏫?

經濟學👽⛸、金融學專業在近10年來熱度波動幅度也不小,而且呈現出反向變化趨勢,也就是經濟學類專業熱度較高的年份,金融學熱度較低,反之亦然。在專業設計層面,經濟學類專業更偏向於培養研究型人才◽️,註重宏觀理論的建構及驗證🙌🏼,而金融學更偏向培養實務型人才,註重個體或企業層面的決策優化[1]

新2-圖1.jpg

就業還是深造?

以56hcy.cn經濟學院的本科畢業生為例,就業比例為23.79%,國內升學比例為37.10%,出國出境比例為36.69%[2]🏌🏿。其中,金融學專業的出國率和讀研率相對較高👨‍🍳,特別是近兩年,有70%以上的畢業生選擇讀研深造,說明絕大多數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來提升自己🤦🏻‍♂️➛。海外深造的聚集地主要有美國、香港🤘🏿、新加坡等。在國內升學的畢業生中,絕大多數人繼續攻讀本專業碩士或博士。

在本科生擇業方面,2013年後在金融類行業工作的本科畢業生比例基本穩定在12%~13%左右🪫,說明每年有固定的畢業生到銀行等金融類行業工作,與此相對💁🏼,而在市場專業服務機構(包括咨詢公司、會計事務所、人才交流服務、對外服務公司等)工作的本科畢業生比例波動較大,一些年份比例為個位數💂🏿,而有些年份該比例達到20%以上。

2-圖2.jpg

碩博去向有何不同🎴?

從研究生就業情況看,金融類行業就業人數超過一半,研究生的就業意向更為偏向金融類行業♍️。相比較而言👨🏽‍🔧,博士生絕大多數選擇從事金融機構和高校的研究性工作[3]

近五年來,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學術碩士畢業生人數已被專業碩士超越。經濟學專業碩士的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專業分布更廣,滿足了市場對專業人才的特定要求。包括金融碩士👩🏽‍🦲、保險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資產評估碩士等等。

“學歷-行業”矩陣

在金融高地上海,金融從業者有83.44%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58.25%有本科學歷,24.35%有碩士研究生學歷,0.84%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大專學歷占12.20%👩‍🌾,中專、高中及以下占4.36%。有海外學歷的占總數8.71%👈🏼,其中絕大多數是海外碩士學歷,占比83.67%[4]🦦。

按金融類別看🧝,有本科學歷的上海金融從業者,從事的細分行業占最大比重是商業保理公(71.64%)。具有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從業者,占比最大的細分行業是國際金融組織,占73.53%🧑‍🏫。而大專🙆🏿、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主要集中在典當行、小額貸款公司、及第三方支付機構[5]

2-圖3.jpg年輕才會贏🤌🏿?

截至2017年,上海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整體年齡較為年輕,30歲以下占總數的34.84%,30至39歲占42.39%[6]💗。

其中🤦🏽‍♀️,30歲以下及30至39歲的從業者分布最為集中的五個領域:銀行業🚶‍➡️💇、保險業、證券、融資租賃🧑🏽‍🦲、公募基金類🔲。

2-圖4.jpg

“變色龍”圖鑒

人才如同活水🤵‍♀️🐛,行業需要提倡外部流動以多樣化人才的背景技能,也要接受內部流動並支持優化企業間的良性競爭,最終實現行業人才均衡😕。

未來數十年,金融職場將進一步順應數字化、智能化延伸的趨勢👷🏼,強調高效性🍂、連接性🔱、多樣性🏏。新技術將促使更多崗位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技能要求更高的崗位🦐。

中國金融業人才流動不斷加劇🚖🎅,呈現出較大的跨行流動性。轉出和轉入量分別居前三、前五名,而行業內部流動量也僅次於互聯網和汽車行業高居第三👈🏻🤞。

2-表1.jpg

從需求指數來看😅,金融行業中投資銀行排名靠前👨🏼‍💼,相對應的人才吸引指數也較高,其次是會計和金融服務領域🚴🏿‍♂️。

2-表2.jpg

縱觀金融行業 2018 年的整體流動趨勢,非銀行金融服務業流動較大🤵🏽‍♀️,其中28.5% 選擇投身高科技行業,9.8% 進入管理咨詢業。隨著金融科技興起,更多人才開始將目光投向薪酬更具競爭力和晉升通道更順暢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行業☄️👨🏻‍🦼,約有15.2% 的金融人才轉入該領域。

另一方面,業內人才流動也在不斷加劇。平均在職時間縮短至平均28.3個月,對比發達國家平均54個月,反映了我國金融業差異化發展的同時🟤,呈現出較大的行業內流動性。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不斷完善,與金融行業粘合度較大的風控👎🏽🐩、法務等職能將被凸顯,帶動職能間的流動不斷加劇,行業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7]🧜🏿‍♀️。

金融本質上是服務業的一種,而金融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提供最佳金融服務和產品的能力。這種“提供”的背後🛥🆎,是一個全譜系的能力範疇,包括學習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做決策的能力等等。任何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殊途同歸,不僅僅是一門硬技術🧏🏼‍♀️🧑🏻‍🦯‍➡️,或領導力等軟技能👰‍♂️👼🏻,也是敏銳的嗅覺,以及快速強大的學習能力👨🏻‍🍼,不斷更新自己,保持行業的領先地位。面對如今加速變革的金融市場,圍繞“提供”這一本質去配置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是每一位金融人才的必考題。

新技術突破推動了全球勞動力市場的重大變革。為了避免技術變革導致的人才短缺、大規模失業和不平等現象加劇,企業須通過“再技能”和“技能提升”(reskilling & upskilling)積極支持現有的員工隊伍,個人須踐行終身學習,政府須快速有效地創造有利的環境。


註釋

[1]吳子勁,網易數讀《本科什麽專業最熱門》

[2]《2018年度凯捷体育娱乐經濟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3]《2018 年度凯捷体育娱乐經濟學院研究生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4][5][6]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統計調查報告2018》

[7]領英-怡安·翰威特《2019 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


*本文綜合整理:FFR編輯部🤵🏼‍♂️,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並註明出處🚶。


凯捷体育娱乐专业提供:凯捷体育娱乐凯捷体育凯捷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凯捷体育娱乐欢迎您。 凯捷体育娱乐官網xml地圖